毛泽东人民大学(兴国网)

致公行:‌吴群南京来信(1995/12/17)

时间:2023-09-25 11:33点击:147

云川兄:

  你好!  

  蒙兄不弃,赐书相教,兄之情谊,令我嗟叹不已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!我之学力,远不能与兄相提并论,然于茫茫欲海之中,能与一素心高朋笔晤,堪称人生之一大幸事了。上次来信中所署日期当系笔误,非有他意,望兄不要多心!  

  读罢兄之长信,令我不由精神一振。“不妨倒立看世界”与“自主得自由”两语,机锋毕现,反复咀嚼,更感唇齿生香,情绪波动之时,更是别有一番感触!  

  兄开篇所阐述之“变”与“不变”,我以为实为参悟宇宙人生的一大机关!世人所谓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、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等诸俗语,其实乃是此辩证关系不同侧面的不同体现而已。看透“变”与“不变”之因果轮回,孔子言:吾五十而知天命。我以为正是此意。至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,正是兄所惯言“哲学王”之境界!道家以“道”诠时势,释子以“空”观世界,其理正如明月当空,万人仰视,其所见之月不变,而所睹之晦暗圆缺各异。管中窥豹虽陋,但如能以一孔之见演算出客体之大概轮廓,尽管所描述的角度不同,前贤之苦心,也足以令吾辈为之动容了。  

  兄言及《西游记》与“人参果”,我深有同感。其实宇宙之中,又何处不是处处隐藏着世人所无法理喻的“巧合”?时空链循环更替,而人脑能领悟的密码,又怎能与自然无意间设下的机关相比?人类世界的出现,我们的思虑所能触及到“巧合”之神奇,难道本身不就是一种“巧合”?我以为天地之间,存在由大到小、由表及里、由简至繁的无数组相同的规律,正是这一无时无处不在的规律,支配了宇宙间的造化变幻,而人脑所参悟到的,不过正是这一规律的某几细节而已,雷同暗合,自然在情理之中。  

  兄尝言及,吾辈应自觉培养“怀疑主义”精神,以此语观“自主得自由”一语,感触更深。独立的思想当是人生最有价值的财富。天资不同,性情各异,然而奋斗的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。佛子云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!”更能说明“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”这一朴素的命题。殊途同归,这也正是我在兄面前肆无忌惮、大放厥词的出发点!哲学思想赋于人的益处难以笔录,不妨套用一个用烂了的比喻:生命的支撑点。稍涉世事,更觉哲学思辨精神之可贵!  

  我此番赴南京求学,颇费周折,然终至成功,实为我生之一大幸事。所修专业为《移动通信》,实用性较强,同我旧学之专业接近,学成之后,当可面临更广阔的天地。鉴于我之兴趣偏重文史,日后借助理工科之周密与精确性,对自身的思维方式想必也会有一定帮助。重获求学之机会,我自当珍惜这一静心读书的机会。我之地址,短期内不会改变。如有变动,自会告知云川兄。  

  兄此番考研如能成功,学业必会更上一层楼,而我也就能从兄处获得更多指点,思绪及此,不由不为云川兄拍掌相庆。兄之时间可贵,在此不再叨绕。我于紫金山下静候兄之佳音!  

  祝金榜题名,新岁万安!  

  ‌吴群南京来信(1995/12/17)